根据MIT麻省理工官方消息,包括早申和常规申请阶段在内,共有33,240位同学提交了2025届的入学申请,申请数量比去年多了66%,创下了MIT申请历史记录。

而这其中只有1,340名申请人被录取,平均录取率低至4%,是近十年来最低的一回,如果排除EA录取的人数,RD录取率只有2.2%。
哥伦比亚大学今年收到60,548份本科申请, 与去年相比申请量增加了整整51%!根据往年数据,哥大今年RD录取率预测将下滑到3.3%,也是一个历史新低。
今年的大学录取数据简直是开启了地狱模式,接下来的后疫情时代,我们以不变应万变,按照每个人的申请目标不同,提早进行准备。
课外活动分类非常多,不管是志愿者也好,个人课题也罢,我们的目标不是单纯追求活动的“高大上”,而是“适合自己”,适当地挑战自己的能力上限。
MIT招生办为还在高中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些活动建议,我们给大家节选出几个,结合一些自己的经验,给目标Top10/ Top30/ Top50的同学做一些建议。
1
目标Top 10
1. GPA要保持在所在高中的Top10%;
2. SAT/ACT要考到至少National top 1%的分数段;
3. 在所在高中尽量有一到两个的major club leadership;
4. 课外活动方面,近一步挑战自己的学术能力,进行科研课题研究;
5. 参与高含金量的比赛并取得优秀的名次,例如奥林匹克竞赛、Google Global Science Fair等;
6. MIT还推荐了一些创新类的社区,非常有意思,例如MAKE, Instructables,Adafruit等;
7. 11年级寒假可申请selective夏校,例如RSI,或其他summer research,例如Clark Scholar Program等。
2
目标Top 30
1. GPA要尽量接近在所在高中的Top10%;
2. SAT/ACT要考到尽量接近99 percentile nationally的分数段;
3. 课外活动方面,在所在高中尽量有一到两个的major club leadership;
4. 参与college-level课堂,例如美国大学举办的夏校、或社区附近大学的课程;
5. 保证学校GPA的前提下丰富学术知识,MIT提供了在线学习的资源,比如MIT的OpenCourseWare,edX,Khan Academy。喜欢数学的同学们还可以到AoPS Online上寻找学习资源。
3
目标Top 50
Top30-50的大学以大型公立校为主,申请量比Top30更大,所以录取筛选时侧重也会有所不同,同学们可把重点放在提高、保持在校成绩上。
1. 首要任务是保证在校成绩GPA,尽量保持在3.5/4.0以上;
2. SAT/ACT要考到尽量接近90 percentile nationally的分数段;
3. 课外可以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音乐、美术、体育等等;
4. 参加一些凸显自己专业兴趣的夏校或相关活动;
5. 参与学校的各种Club和社区志愿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