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以下简称美赛)由美国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COMAP)创办于1985年,中国学生1989年第一次参赛,此后中国选手一年比一年多。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美国建模大赛含金量相关资讯,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1) S奖和H奖几乎没有含金量。原因: 获奖比例太高,获奖难度与对应的奖项等级不匹配。
首先美赛获奖的翻译就比较不妥。Successful Participant的直译是“成功参赛奖”,但在中国的翻译是三等奖。S奖及以上的比例几乎是100%,只要成功提交不跑题的论文就肯定可以拿到S奖。每年连S奖都没拿到的队伍很少很少,有的时候甚至没有。而美赛有些学校认为是国际级的,所以那些学校把针对“国际竞赛三等奖”的奖励用在了美赛S奖的同学身上,这是非常不公平的,会让知情的人觉得“太水了” 。实际上,美赛的定位应该和国赛一样,是国家级的;即使这样,美赛S奖这个“国家级三等奖”对比其他大部分比赛的国家级三等奖,也要容易太多。
Honourable Mention在中国的翻译是二等奖,直译应该是荣誉提名奖,在大家的常识里,Honourable Mention应该是在比赛中未获得正式名次的队伍。比如在ACM区域比赛里,分为金牌,银牌,铜牌,铜牌以下那就是Honourable Mention了。可在中国,美国大学生建模竞赛的Honourable Mention被当做了二等奖,所以在大部分学校得到了国家二等奖的奖励待遇。这也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获H奖也照样太容易了。在正式评审中,只要过了摘要那一关就至少H奖。举个极端的例子:你只要认真写好摘要,正文的内容哪怕是随便写,但只要整体上看起来有点样子(文章结构、公式整齐美观、有看起来还行的图表)就肯定可以拿到H。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知道了这个规律的参赛队来说,H和S并没有什么区别。
ps:我获得O奖之后,去过一些学校做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很多同学聊到了他们学校对美赛的奖励政策。不得不说,有的学校对美赛H奖励得过高了,保研可以加好多分…… 要在GPA上提高这么多分,需要整个学年付出很多努力;但要获得美赛H,即使是零基础,稍微准备个几天也就够了。所以我觉得这是很不科学的。
(2)M奖的含金量见仁见智,但整体上依然配不上“国家一等奖”应有的含金量。
与数学建模国赛对比,国家一等奖+国家二等奖的比例才8%,而M的比例就已经超过10%了。所以从比例上来讲,设置的也不够科学。
而且M奖有好几百支队,这几百篇论文的水平其实也是很大的差距的。有的M奖论文其实已经到达了F和O的水准,但由于F和O的名额实在太有限,就只好给一个M奖;而更多的M奖论文也就比H奖好一点,只不过底下垫底的论文更多。但是这些东西参赛选手并不知道,他们只知道拿到的是M奖。
总体上来说,拿M奖并不难,见过很多从来没有数学建模竞赛基础的人临时凑凑、连matlab都不会也拿到了M奖;但拿M奖也并不容易,同样我也见过很多比较强的队伍(国赛一等奖,数学和编程很好)只拿到了H甚至S
(3)F奖和O奖的比例非常低,难度非常高,在数学建模这个圈子内是非常有含金量的,但也仅限于数学建模竞赛圈内。
Finliast的翻译是特等奖入围奖,O奖的翻译是特等奖;对应到每个题目,F奖和O奖都只有个位数。拿到这两个中的一个,数学建模竞赛生涯基本上无憾了。
但是竞赛毕竟只是竞赛,千万不要以为拿到了O奖就有了一张通行证,找工作、出国无往不利。
注意:上述内容均来源于网络。
以上内容由智课选校帝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美国建模大赛含金量”,大家可作为参考,要想了解更多关于美国留学资讯,请及时关注智课选校帝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