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近年留学热门专业,相信大家对公共管理专业留学都很感兴趣。很多想要前往美国留学的学生总是会碰到很多不明就里的游说者,他们认为国内的MPA专业也有着非常不错的实力以及良好的师资力量。那么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中美MPA学科究竟有何异同呢?今天智课选校帝就带大家来看下。
一、中美MPA学科历史
我国MPA教育起步于国外MPA教育发展成熟阶段,在借鉴国外MPA教育朝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两个方面发展的经验后,结合我国实际MPA教育的实际情况,朝着MPA研究领域专业化方向发展。
美国MPA专业性教育始于1924年,最早在锡拉丘兹大学展开。至今,美国MPA教育已经有了近90年的历史,MPA教育也在不断完善并走向规范化。
二、中美MPA专业方向
中美两国在MPA的培养目标上具有极强的相似性,都是为了培养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分析相关的高层次人才,进而为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手段和方法的实践性公共管理人才和公共政策分析人才。此外,MPA专业学位获得者的就业渠道也都比较广泛,既包括政府和非政府部门,也包括营利和非营利部门。
三、中美MPA教学方式比较
MPA教学的方式主要有:课堂教学、案例教学、研讨学习、现场观摩、安排见习、小组教学、组织赴外地学习等。
目前,我国MPA教学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中心”: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在对国内最早的24所MPA院校的招生简章进行比对后,我们发现大部分学校的“学习形式”为“采用面授与自学相结合”,很少有高校将实践教学、政策模拟等教学方法明确提出。
美国MPA学员的教学方式呈多样化的特点,非常重视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与研讨在美国MPA教育过程中尤为显著,而这种交流方式除了在课堂出现,现在也越来越多的通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实现。例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电子邮件信息交流,网络讨论组的研讨交流,以及在实践环节中的教学交流等等。
四、中美MPA力量比较
我国MPA师资力量相对于美国从数量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从教师的质量上如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拥有实际公共管理经验、公共管理“科班”出身的教师相对较少,直接对MPA培养的质量有一定影响。
在我国,MPA教育师资队伍总数大但具有公共管理经验和理论功底深厚的高水平师资短缺。我国将参与MPA培养的全职教师数量的信息公开的院校有96所,平均每所学校的全职教师为42人。其中,47.6%的院校的MPA项目教师具有博士学历,有42所MPA培养院校的博士教师比重超过50%,有的高校拥有博士学位的MPA教师比例达到88%。
美国全美行政院校联合会(NASPAA)要求全每各个高校的MPA项目至少应有5名全职教师。而目前,美国每个MPA项目的平均全职教师数量已经超出了这一标准,达到6.8人。如Maxwell学院就有包含25名全职学术型教师和2名专职实践教师的27名专职教师和6―8名兼职教师,其学历一般为博士。学校对专职教师除了要求高学历,另外还需要有较多的学术成果,并在学术界具有较高声誉。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对比,我们发现对于中美MPA学科的优劣并不能直接下定论,而是要根据不同情况从不同角度考虑,因此想要前往美国留学的同学们不必太过于在意别人的说辞,选择自己想要的,才是对自己负责。
以上是智课选校帝为你整理的出国留学干货,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智课选校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