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生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术性教育,对应“研究生院”,另一种则是职业性教育,对应“职业教育学院”。开设博士的主要学科有生物,物理,化学等。下面智课选校帝小编给大家分享留学生在美读博如何过关斩将,希望对留学申请有帮助。
一、课程学习和考试——噩梦!
其实大家对美国博士课程繁重这一点肯定早有耳闻,但我鲜有看到把自己具体的上课经历分享出来的。其实笔者也理解,在读的博士生根本就没有心情和精力去总结自己的辛酸啊!而我作为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博士,趁着还有印象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博士生总共要求30个左右的学分,大概就是11到12门课。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学期各修2-3门,夏季学期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修一门。这样的话,博士生前两年基本上70%的时间就都花在课程学习上了。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呢?
首先,每门课动辄1000分起价。其中包括3到4次考试,大概占400-600分,然后4次左右的随堂作业(甚至有的8-10次),大概300分,然后再加上一到两个开放性的作业,大概是200到400分。对于最后的分数,会以百分比的形式给出,然后再转换成A-F,我们系里的规定是两个C(或以下)就取消奖学金,三个C的话也就直接劝退/开除了。
考试和课后作业跟国内倒是也没有太大区别,考试试题照样也可以参考往年的试卷,唯一的区别就是量大了很多:强度基本上跟高三的月考持平或更甚。对于开放性的作业,是我认为整个博士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些训练,所以我来重点总结一下:
1. Review或者Annotated bibliography:
前者是文献综述,后者是一个文献总结。这两个看起来不是很难,只是总结一下别人的东西,但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文献和消化,然后再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2. Paper review:
这个review就是站在reviewer的角度来评判别人的文章。老师一般会把我们专业主流杂志的reviewer instruction 给我们讲一遍,然后找一篇已经发表的文章,让我们写一篇review报告。刚刚读博,就开始评判别人发表的文章,我当时也是惊呆了……
3. 写proposal:
我来美国的第一门课就有一个作业是写一个proposal,大概老师也知道我们的知识水平有限,所以这个proposal是以训练application process为主,包括怎样找funding啊,怎么填各种表格啊,还有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让我们做budget,我当时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怎么读博士还要算钱啊,现在做了博后跟老板一起申funding才知道做budget的能力是多么重要了。
4. 还有一种作业也是写proposal,强调idea: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一位授课老师,他当时正在申一个funding,探讨植物抗病分子机理方面的。但是他目前所得到的数据和结果很难分析,拿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model,所以他直接就留一个大作业,请大家根据他们实验室所得到的结果给出一个分子模型!连老师都想不通的model让我们怎么办?
二、博士资格考试——变态!
好不容易把课修完,接下来就要翻越另一座大山了——博士资格考试。
以我们学校来说,这个考试简直就是变态!首先是笔试,12门考试,五天时间,每天考试2-3门,中午根本就没有吃饭的时间,我当时吃了五天的能量棒!12份考卷是由系里12个教授每人一份,基本上包括了我们植病领域所有的小方向。然后每门课至少80分才算通过,12门中至少通过10门才算是通过笔试,如果少于10门,还有一次补考的机会,如果还是通不过,就直接转成Master或者劝退。我在学校的几年时间,有碰到补考的,但最终还是都通过了。通过笔试以后,就可以安排口试了(Oral exam)。如果说笔试是测试你对所读专业在知识上整体性的把握的话,那么oral exam就是测试你对自己开展的课题的了解程度了。形式上跟国内的开题报告差不多,就是跟你的committee members一问一答,一般大家对自己所做的project还是比较了解的,不过三四个小时下来,还是感觉把自己的脑袋都掏空了……Oral考过就变成PhD Candidate了,一般去开会也可以把这个名字写在名牌上。从这个时候起,也就该好好努力自己的科研项目了,一般再经过3年左右时间,课题可以结题了,博士论文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就进入到毕业前的最后一关。
三、毕业答辩
其实相比于资格考试和无数个昼夜的实验来说,最后的答辩其实是比较轻松的。答辩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步是做一个public的seminar,跟大家报告你所得到的结果或结论。第二关形式跟资格考试的oral一样,还是那几个committee members,不过这次聊得内容主要是针对你的课题结果了。时间上大概还是四个小时,几个老师轮流问,这时候作为一个奋战了五六年即将毕业的博士来说,还是有一些底气的,有的时候甚至可以主动给老师们卖弄一下你所掌握的专业知识。
但根据我的经验,我们中国学生最容易栽在两种问题上(这也是老师们必问的),第一种就是那些小知识,类似于“常识”之类的。比如我的研究材料是大麦,那就问问我美国大麦产量如何啊?哪个州种的面积最大啊?再比如下面的左图是我文章中要用到的Manhattan Plot, 那老师就问了,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啊?我当时哑口无言,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它长得像Manhattan的高楼。第二种问题就是隐藏在你课题后边的信息:你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你课题的价值或应用方向是什么啊等等。感觉我们中国人都是很勤劳的工人,对于技术没的说,但对于技术背后的小常识或者从大的方面去看待这个技术这方面我们比较容易忽略。我们系里一个老师也曾经说过:我们不是在培养technician,我们培养的是scientist!这点就不再多说了,总之总是闷着头一心做实验也是不可取的!
毕业前的最后一关就是提交论文,修改论文的格式。我当时觉得这个so easy!可是我错了,在这最后一步,我的论文前前后后改了四遍,每次都是数个小时,光是研究生院三次给出的修改意见就有好几千字(这仅仅是格式上的修改啊)!不过,我也感谢这最后一个训练,这次经历让我知道了一个博士生应该有的文字编辑水平,让我在日后的写作当中一点都马虎不得。
噩梦般的考试和作业,变态似的博士资格考试,魔鬼般的论文格式修改,虽然这整个过程我用的全是负能量的词汇,但是当经过这三关以后,却像是凤凰涅槃,正能量满满。我现在虽然也只是科研小菜鸟一只,但毕竟自认为基础已打下,接下来就靠自己的悟性和拼搏了。愿还在读博的战友们能从我的经历当中发现一些对你也有益的训练,为自己将来的科研生涯打下结实的基础!
四、小结
噩梦般的考试和作业,变态似的博士资格考试,魔鬼般的论文格式修改,虽然这整个过程我用的全是负能量的词汇,但是当经过这三关以后,却像是凤凰涅槃,正能量满满。我现在虽然也只是科研小菜鸟一只,但毕竟自认为基础已打下,接下来就靠自己的悟性和拼搏了。愿还在读博的战友们能从我的经历当中发现一些对你也有益的训练,为自己将来的科研生涯打下结实的基础!
关于留学生在美读博之经验笑谈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申请者能够有所帮助。如果有疑问或者感兴趣的话,可以咨询智课选校帝小编,帮助大家早规划,早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