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美国埃默里大学官方爆料,学校图书馆曾经收藏过奥巴马年轻时写的9封情书,现在这些信件终于要首次对外开放啦!
据悉,这9封信件是年轻的奥巴马写于1982年的秋天至1984年的春天之间,收信人均为大学时的女朋友Alexandra McNear。
1979年,年轻的奥巴马考入位于美国西海岸的西方学院,在那里,他结识了大学时期的女友Alexandra McNear,两年后,他转学至东海岸的哥伦比亚大学,两人便展开了横跨美国大陆的异地恋和书信往来。
这9封情书从异地恋的开始写到恋情的终结,透露了奥巴马年轻时期的不安、仿徨和焦虑。像所有的大学生一样,那时候的奥巴马也只是一个寻找生活的方向、目标和意义的旅程的年轻人。
那么,这9封情书到底都讲了些什么呢?一起来围观下吧!
自我迷失
很长一段时间,奥巴马都对自我身份的定位充满疑惑。
1982年秋天,当他得知自己的同学一个接管了家族企业,一个在超市干活时,便开始思考自己的出身和未来,他在信中写道:
“我的美国朋友在主流社会中如鱼得水,我的外国朋友在全球商业领域呼风唤雨。而我却找不到一个能够支撑我的阶级、组织或传统,所以我必须选择另一条道路。”
“能够缓解孤独感的唯一方法就是去拥抱所有的传统和阶级,把它们都变成我的,让我也成为它们中的一员。”
在信中,奥巴马似乎悟出了一条成功之路,那就是接纳不同的传统和阶层,或许从那时起,他就注定成为一名民主党人士了。
1983年,奥巴马回到自己印度尼西亚的故乡,却感觉自己已经不再能融入进那里,他表示:
“我不再习惯说那里的语言,因为是美国人,我被人们用充满迷惑、顺从和鄙视的态度对待,我的钱和我回美国的机票都盖过了我是黑人的身份。我看着老旧的泥土路、在风中摇晃的房子,深深地感觉自己不再属于这里。”
1984年,奥巴马似乎渐渐找准自我定位,并将想法更多地付诸行动,他写道:
“我的想法已经不像在学校时那样具体,但更为直接、更强烈。当我不再是个旁观者,而投入更多行动时,这些想法也许会更有用。”
生活重压
1983年11月,找工作的奥巴马在信中称他想参与社区工作,但是,这份工作的工资太过微薄。他写道:
“社区组织的工资太低了,无法生存,所以我打算先干一年更为传统的工作,攒下足够的钱,再追求我感兴趣的事业。”
“我这一周都付不起寄送简历和作品的邮费,另外还得开一张空头支票租一台打字机。”
看来,年轻时期的奥巴马也曾有过一段十分拮据的生活。
甜言蜜语
奥巴马的大多数信件是理性而艰涩的,但也不乏一些热情直白的甜言蜜语。
在女友也陷入自我迷失的困境时,奥巴马安慰道:
“我相信你知道我很想你。你知道我对你的牵挂如苍穹一般宽广;我对你的信心如大海一般深远;我对你的爱丰富而充盈。爱你的,巴拉克。”
不过,或许是因为“想太多”,两个都在寻找自我的年轻人似乎并未修成正果。
1983年,奥巴马在一封信中暗示这段恋情的终结:
“我们永远都想得到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这就是束缚我们的障碍,这就是让我们分手的原因。”
不过,尽管已经分手,两人却还是保持着朋友的关系: